11月27日下午,受我校邀请,日本东北工业大学薛松涛教授为我系研究生做了一场题为"日本3·11大地震现场考察对结构抗震学科导向研究"的学术报告,受到我系师生的热烈欢迎。薛教授是日本东北工业大学抗震学科带头人、同济大学兼职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一直致力于结构抗震设计,参与浦东国际机场的重大基础设计的设计。
薛教授分三个专题介绍"薛团队"的研究课题和进展。首先,分析日本3·11大地震的成因,介绍此次地震的破坏情况,提出地震引发的海啸回潮力破坏力更大,使我们对海啸有更深刻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知道在沿海地区建筑结构应该尽量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而应避免钢结构,主要原因是钢结构浮力大更容易遭到破坏。其次,薛教授分析此次地震中一栋框架结构阻尼器破坏原因、修复和研发。值得一提的是阻尼器破坏是世界抗震史上首次出现的,薛教授在本次地震中获得的数据、经验、设计理念必定为此后阻尼器的设计产生巨大影响。最后,基于此次地震的破坏形式,薛教授提出我们所学教材基本假定的错误,并且指出推翻现有理论是非常艰难的,需要科研人员不懈的努力;同时介绍海啸过后,在海水浸泡下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锈蚀问题,为合理评估结构的安全性有重要现实意义。
本次讲座,薛教授以诙谐幽默的方式,严谨的科研工作为我系研究生介绍抗震领域的新进展,也使得我们对结构抗震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相信此次讲座对我们今后学习和论文撰写起到重大意义。
土木系13级专业型研究生党支部 迟恩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