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下午2点,上海大学"泮池言学"的决赛在校本部东区管理学院116室报告厅顺利举行。来自全校不同学院的优秀研究生们为大家展示了他们的可人成果,作为理学院的研究生我为大家取得的成果高兴,更鞭策自己向他们一样努力,争做学术先锋。
理学院从来不缺乏人才,化学系12级硕士研究生彭振桓同学第一个上台展示他的作品。他以"‘理’想——脚下的路和手中的明天"为题,首先从最近PM2.5造成的大气污染开始演讲。他指出:PM2.5所引起的的严重危机,再一次提醒我们:能源和环境问题也已成为人类当前所面临的最为紧迫的两大问题。面对这种局面,我们必须采取措施,通过研发和推广新能源材料和新能源技术,去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话题自然来到他的研究领域——锂硫电池。然后他介绍了锂硫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各方面的优势,以及当前面临的问题。随后讲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策略,并总结了其在导师指导下,目前所开展的工作。接着又结合他的科研实际,聊到对科研本质的思考,以及对于未来新能源技术的展望和梦想。最后以科研的人文关怀作为结尾,对他这段时间的工作做了简单的总结和升华,再一次强调了严谨细致对于科研的重要性。听完他的报告,我对进校以来在学习方面的迷惘状态有了清晰的认识,他对科研的谨慎提醒我必须尽快调整漫不经心的学习状态,认真对待专业知识,了解所在方向的最新进展才是一个合格的研究生需要去探寻的方向,彭振桓同学能站在这个讲台上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背后的努力和汗水我们看不到。
此次"泮池言学"比赛,理学院共有4人进入决赛,成绩可观。对于刚刚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的同学来讲他们是大家学习的榜样,"积累经验,争取明年我也来做学术汇报",其中一名物理系研一同学如是勉励自己,这也是我努力的指向标。
理学院研究生团总支 赵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