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晚8点在校本部东区大楼420会议室,由机自学院与管理学院一同举办的上海大学第十三届学术节上海大学第一届"科创杯"创业集训营第三场培训讲座成功举办,出席的嘉宾、老师和同学有:上海大学MBA硕士毕业生、上海绿度信息追溯有限公司创始人邹晓明先生,上海大学材料学院硕士毕业生、上海夸耶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汪承磊先生,上海大学科技园区大学生创业指导老师们,活动由管理学院李怡同学主持。
在讲座开始之前,由主持人李怡简单介绍了这次集训营的两位讲师,邹晓明先生以及汪承磊先生,便直接进入第一场讲座。第一场讲座的讲师是邹晓明先生。他从自己创业的公司说起,认为公司的内核主要有数据采集、核心产品以及最终状态这三方面组成。接着,又对公司主要经营的产品绿度追溯进行介绍。其中,讲师邹先生强调道,不同的产品应面向不同的用户群体,而用户群体的定位取决于市场调研,这也是商业计划书书写过程中一个需要关注的方面。对于企业本身的定位为营销型的追溯系统,一方面帮助企业营销获得更多客户以得到推广,另一方面在销售上下功夫,结合多种技术,让客户离不开你。邹先生以与多利农场的合作为例,讲述经由原本追溯标签的合作,进一步商谈物联网的合作,来说明勿要过于强调赚钱,而是先掌握目标范围群里,从而谋求长远盈利。
第二场培训讲座由汪承磊先生指导,主题为"我的蹒跚学步"。首先汪先生将创业比作爬山,过程是修行,山顶是正果。他强调道"给自己一个创业的理由",他的理由是要追求非,做让自己佩服、感动自己的事。对于创业条件,汪先生将其分为先天条件和后天条件。先天部分为眼界、胸怀、资源、理想、意志、激情等条件。若无条件,可以在创业过程中获取,也就是所谓的后天条件。作为大学生创业的实践者,汪先生给出一些建议:追求进取、追求实干、多思考、多亲力亲为、多奉献以及做好失败的准备、不言放弃。最为核心的信念是"不抛弃,不放弃"。汪先生还分享了他第一个过百万的项目,他始终贯彻这些原则:让客户满意、放心,对项目负责,对自己负责。同时,在面对全球采购高手时进行老练的商务谈判,给客户想要的东西,扬长避短,最终与拜尔成功合作。
培训课结束后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第三场讲座告一段落,同时,整个集训营讲座圆满落幕。这一系列的创业培训,包含创业的基础知识、商业计划书的书写要求、实际经历的深入交流等内容为参加培训的各个团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同时也为学术节填上一抹亮色。
机自学院研究生会学术部 张颖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