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晚6:30,在美术学院432教室,2013级博士研究生陈超同学届时举行了美院艺术随谈的第十一场讲座,有不少同学前来聆听。本次讲座的主题为《当代雕塑创作中人体的转型》。
从古典一直走来,雕塑一直以土、木、石、青铜等材料为伴,我们看到的是以这些材料为物质载体所塑造的人的形象,此时的人体是作为一个被物化的审美课题而存在的。步入当代,作为能够体现和把握雕塑时间性与空间性因素变化过程的媒介——人的身体,从幕后走向了前台,从此,这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体衍生出了新的语义,人的身体作为媒介参与雕塑创作由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1、身体作为雕塑作品动态过程的"工具"——时间性;2、身体作为雕塑作品文化隐喻的"符号"——观念性;3、身体作为主客体情感互动的"载体"——场域性。
主讲人通过列举个案向我们阐述了个人的观点,整个讲座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充分展现了主讲人扎实的理论基础,同学们纷纷向其提问,他的回答充实详细,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认同。
美术学院研究生会 钱之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