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12月19日2时20分至2时50分,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李晓光博士、副教授在外国语学院第六届学术节开幕式上作了"‘莫言与村上春树比较研究’前沿"的主题讲座。
讲座伊始,她引用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村上春树的"御用翻译"林少华之言"莫言只能喝着高粱酒打量村外血海般的高粱地;村上只能喝着进口啤酒眼望海边虚拟的卡夫卡"一语道出莫言和村上春树这两位著名作家及其作品的相似性和不同点。随后,李晓光博士主要从1.文体特征2.叙事方式3."暴力"描写4.社会介入等几个方面逐一展开,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她发现,两位作家在文体特征方面有一些共性,如都运用陌生化、幽默、通感等手法;而在叙事方式上,都酷爱神话叙事和幻想意向。前者体现了对历史的思考,反思"东亚"的现代性,而后者则被用来揭露现实的困境。此外,两位作家都探讨"暴力"的意义,揭露"体制恶"、"人性恶";在"介入社会"即对社会表现关怀方面,二者作品也都尽到了相应的责任。
但这并不表明二者没有差异。相比较而言,莫言的作品以直面历史、揭露现实居多,宏大叙事的同时包含社会关怀,彰显的是一种大格局,大情怀。而村上春树的作品则以其故事性卓著,即使1997-2000年间其作品较好的做到"介入社会",但可能有功利之嫌,因此学界有种声音认为其作品充满功利性。
李晓光博士的发言虽然只有短短的30分钟,但她传递给听众的却不仅仅是莫言和村上春树二者简单的相似性和不同点,更是将一种全新的研究视角普及给了大家。在此之前,很少有人会想到莫言和村上春树这对来自不同国度、不同创作土壤的作家在创作上会心有灵犀的同时保持己见,因此整场讲座令人受益匪浅。寒意袭人,终究敌不过行政楼报告厅那燃烧不熄的学术火花。
外国语学院14级MTI研究生党支部 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