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参加了太极拳活动——陈式太极拳十八式精要,感受颇丰,略有心得。太极拳并不是旁人想象得那么神秘,太极展现周围大自然的动静,阴阳,曲伸等等基本常理,讲究其动静相宜,阴阳结合,能曲能伸,这些都是自然的常态。学习太极拳,有如下几点感悟:
首先是领会意境,太极拳讲究动静相宜,阴阳结合,习武之道,唯意境耳。既然是武术的一种,操练之前,就得放松凝神,抛开一切的杂念,沉浸在习武的海洋里。每一招每一式都是上百年的积淀,都是习武先人领悟武学精华给予后世的传承。开始学太极拳,都应该放松,但是因自己思维方式不同,不能很好接受,甚至怀疑太极理论的真实性,往往产生不用力、劲等怎么能把人轻松的扔出去,所以在练拳时手臂用着僵硬的力,结果造成全身紧张,各关节转动不圆,每个动作为了好看而故意摆姿势,从练拳劲路上分析产生了断劲,和外家拳没有什么两样,与健身和技击不利。所以领会意境非常重要,感触大自然都围绕周围,没有任何杂念,做到动作规范,既能强身健体,又能集中注意力,可谓两全其美。
二是处处圆融,从起式到收式,招招式式都在"划圆",或者手肘在划圆、或者膝足在划圆,或者同时都在划圆。整套动作如行云流水,处处圆融。练太极的人们有"太极拳,不离圆"、"练拳不划圆,到老不沾边"的说法。太极拳运动除要求腰脊正直外,四肢皆走圆弧形,因为走圆弧可使关节肌肉得到更好的舒展,使血液循环更加流畅,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圆融,不只是太极拳的动作特点,更是太极拳的思想基础。练习太极拳要做到圆融,无非是要做到伸得出,收得回,说到太极拳,提到最多的应该是太极八卦图,太极的一招一式都在画圆。其实太极的圆融和人的行为处事颇有相似,行为处事也讲究圆融,谈吐言语讲究圆融,常说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这就要习武者懂得挥出去的拳能曲能伸,行为处事者要圆融世故。既教人习武,又教人做人,何乐而不为呢。
三是放松随意,端正心态,习武讲究心平气和,放松心态,不仅从武学中体会人生,更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坚定,练习太极拳,从精神上放松自己,调整好心态,这样既活跃身心,又掌握太极内涵。
最后,当然是要感谢学校能有这么个机会给我学习太极拳,作为学习者的一员,我会继续努力练习太极拳,直至初步掌握它。通过这一次太极拳活动,不仅让我锻炼了身体,强健了体魄,更让我体会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底蕴深厚,作为中华儿女,我们理应自豪万分,在新的世纪里,努力拼搏,使中国早日进入强国行列,把中华文化发扬光大。
微电子中心 徐云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