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书博,2008年考入上海大学,2012年获得保送研究生资格,硕博连读。现为机自学院一年级博士研究生,担任精机系博士党支部书记。硕士研究生期间,他在导师王驰老师的辅导下,以第二作者身份发表3篇SCI,1篇EI。并获得光华一等奖学金、中国仪器仪表奖学金二等奖。
"其实我一直都是着眼于现在,未来不确定的事情太多,计划没有变化快,只有认认真真、踏实的做好现在的事情,才会有未来吧",这是毕书博对自己的评价,也是他研究生生涯的真实写照。
潜心研究 安静美男子
虽然毕书博发表了多篇高质量论文,但他始终坚持发文章不是目的,通过实验带来的科学发现,并最终应用到工程实践中才是科研所追求的目标。毕书博说做学问,关键是要有一颗安静的心,做到"醉"心学术。"喜欢读纸质版图书,喜欢在一个安静的地方读自己喜欢的书籍,阅读能带来很大的快乐,能获得知识、让人思考。"
当被问到枯燥的实验室生活可有什么趣事可以分享,他说:"轶事是想不出有什么,倒可以跟你分享一些科研的心得、经验。"毕书博认为读研究生首要确定一个课题,也就是今后的研究方向,越早确定越好。然后要多读相关文献,中外的相关文献都要去看,特别是要跟踪最近的研究成果,文献看的越多对课题的把握也就越充分。读文献不仅可以了解到自己的研究方向的最新成果,还可以在别人的研究成果中获得新的灵感和修正自己的研究。
劳逸结合 阳光大男孩
第一次看到毕书博学长是在2014年机自学院对阵材料学院的足球比赛中,他担任场上队长,司职中后卫,发挥出色,最终球队1:0险胜对手,进军决赛。最终机自学院足球队夺得了上海大学第十一届研究生体育节足球联赛亚军。
"喜爱足球,因为足球是一个团队的运动,在球场上会结交很多的朋友,大家可以一起看球、聊球和踢球,非常快乐。"他还经常参加志愿者活动,"世博会"志愿者、"慈善慢跑"都可以发现他的身影,研究生期间也因为参加"智力助残"活动而获得了"优秀志愿者称号"。整天呆在实验室做一个"学霸"式的安静美男子并不是毕书博所追求的,在足球场上挥洒汗水、在志愿服务的路上奉献爱心,才让他的生活更加充实。
感恩上大 他还在路上
在短短一个小时的采访时间里,毕书博多次提到了他的导师王驰。"感谢我的导师王驰老师,他在课题上对我帮助很大,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毕书博认为导师严谨踏实而又充满朝气和激情的科研态度教会自己如何"醉"心学术、孜孜不倦。同时,为人处世方面,王驰老师为人师表,给自己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从本科到博士生,毕书博一直就读于上海大学。七年的上大生活,让他学到了很多,改变了很多。他是机自学院优秀党员,担任过班长、机自学院朋辈联盟行政部部长,也曾任12级精密机械系党支部书记,还曾参加2012中国(国际)传感器创新大赛获得二等奖。这些经历他都倍感珍惜。
谈到未来,毕书博开玩笑地说希望博士能按时毕业。长远一点,他想从政。虽然工科背景,但他对政治有着浓厚的兴趣,希望未来能在政坛有所作为,更多地服务社会。
机自学院研究生党总支 周泉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