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赓续红色基因,激扬青春力量|五四青年节,上大研究生这样行走沪上!

创建时间:  2025/05/04  王明歌   浏览次数:   返回


坚定理想信念,踏寻红色足迹,校研究生团工委组织开展“赓续红色基因,激扬青春力量”——上海大学研究生纪念五四运动106周年红色研学实践活动。

校院研究生团学骨干行走沪上,感悟上海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红色文化魅力,从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到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再到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同学们“穿越时空”与革命先辈“对话”,了解中国共产党、中国共青团早期组织建设与发展历程,学习先驱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深刻认识自身肩负的时代使命,以青春之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

一群人在拍照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一群人站在路上走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一群人站在石头上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一群人站在建筑前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继往开来,奋发图强。上大研究生于溯园启程,在铭记历史中将青年之声薪火相传。同学们走过入口处凹凸不平的石子路,在颠簸中感悟革命前辈经历的荆棘之路。环顾回旋曲折的墙体,浮雕在灼灼日光下格外耀眼。清晰标注着老上大校址位置的广场,宛如纽带,串联起那段风云变幻的岁月。

同学们在老上大旧址前静驻瞻仰,红色的砖瓦仿佛在无声传递着学校深厚的红色基因,激励一代又一代上大学子不忘初心,奋斗不止。

转过淮海中路街角,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新青年》编辑部)旧址映入眼帘。同学们走进展馆,仿佛置身那个动荡年代,见证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历程。“思想启蒙——《新青年》杂志办刊地”“革命火种——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以及“星星之火——中共中央局办公地”三个部分的展览,让大家回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宣传历程,感受革命先驱为追求真理不懈奋斗的精神。

重温“觉醒年代”,1915年创刊的《新青年》杂志,如同暗夜里点燃的火炬,唤醒了无数青年的爱国热忱。百年前振聋发聩的呐喊,依旧激励着我们勇担“新青年”使命,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砥砺前行。

走进新渔阳里6号(今淮海中路5676号),上大研究生来到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19208月,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领导下,8名满怀理想与抱负的青年于此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从序厅、中国青年英模展厅、上海青年运动史展厅,到“渔阳里”历史展厅和团中央机关旧址,泛黄的入团志愿书、珍贵的历史影像,串联起百年前青年组织在党的领导下蓬勃发展的历程。

在庄严的团徽前,全体同学庄重列队,重温入团誓词,誓言铮铮,久久回荡。攥紧的拳头,坚定的目光,都凝聚着青年们不忘初心,坚守信仰,奋进前行的青春力量。

街道边立着广告牌子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男人和女人站在厨房里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人们站在火车旁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上海是党的诞生之地,初心始发地。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的召开,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上大研究生们走进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观看“开创与探索”“旗帜与道路”和“实践与发展”三个部分的基本陈列。中共二大会址是中国共产党第一部党章的诞生地,党章历程展厅直观展示了中国共产党至今共十九部党章的演变历程 。“张人亚秘藏中共二大党章”的故事,以及许许多多用生命守护信仰的革命前辈的事迹令同学们动容。

张张照片,件件文物,如同奔腾不息的长河,在岁月流转中代代相传;信仰之火,恰似永不熄灭的灯塔,在历史的长河里照亮上大研究生前行的道路。

百年前,一群青年抛头颅、洒热血高呼“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今天,上大研究生在强国建设中挺膺担当在奋进中唱响青春之歌 时代更替,信仰相承新时代的青年更应该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展现青春的朝气锐气用奋斗为民族复兴书写最动人的篇章。

(来源:上海大学研究生团工委)









上一条:纪念五卅运动一百周年,上海大学研究生在阅读中赓续百年薪火!

下一条:从宿舍到操场!这场比赛,上大师生的拼劲“篮”不住!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