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理学院泮池言学(三十一)学术前沿之Y(4260)的费解本性和4.2 GeV能区附近正负电子湮没的线状结构

创建时间:  2017/06/08  俞梦卓   浏览次数:   返回

6月7日上午10点30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赵强老师在校本部G楼309会议室做了题为"Y(4260)的费解本性和4.2 GeV能区附近正负电子湮没的线状结构"的有关粒子物理方面的学术前沿讲座。
赵强研究员于1992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 2016年入选 "科技部2015年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主要从事强子物理和QCD唯象理论研究;他的研究兴趣包括:奇特强子态(胶子球,强子分子态,多夸克态等)产生和衰变,重夸克偶素物理,重子共振态光产生理论,夸克-强子二重性的局域性破坏等方面,目前已在国际重要科研期刊发表理论研究论文140余篇。
本次讲座中,赵强老师主要从最近发现的奇特强子Y(4260)出发,首先阐述了该粒子在实验中被测定的一些性质,然后从这些已经测定的性质出发,运用粒子物理学中的理论模型来解释并预测其在产生和衰变中的可观测量和相关参数,从而来理解这个奇特强子态的一些"奇特"的本性。接着,赵强老师也探索了在4.0GeV能区附近有关正负电子湮没时的线状结构,试图阐明在这一能量范围附近更多的粒子的性质,随后在更大的理论框架中建立更加完善的解释实验现象和预测其它粒子性质的机制。最终,赵强老师试图去探索更多更基本的有关粒子行为的物理规律。
本次讲座中,作为从事高能物理研究工作的赵强老师,以其精湛的学术造诣以及对未知事物孜孜以求、充满热情的不倦心态,给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报告。报告中老师和同学们也积极提出问题,赵老师都一一悉心地解答,讨论现场也是热闹而有序,这让科研变得有趣而生动,同时也鼓励了我们为更好地做研究而不懈努力。
理学院物理系博士研究生党支部 赵泽

上一条:理学院泮池言学(三十二)学术前沿之基于超快拉曼光谱的光化学反应事件全景照像

下一条:“泮池言学”学术讲座—《我们身边的创新实践》成功举办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