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外国语学院成功举办了研究生学术品牌活动"桂冠讲堂"系列的第四讲,邀请了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研究员陈雷博士作专题讲座"麦尔维尔与蒙田之间的对话——以《比利·巴德》为例"。陈博士毕业于剑桥大学英文系,目前主要研究兴趣为莎士比亚、浪漫主义文学及思想史,在《外国文学评论》等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陈雷主要围绕《比利•巴德》这部作品,探讨了西方思想史上关于恶的两种话语。讲座伊始,陈雷博士讲了他做这篇研究的初衷,即在研究莎士比亚时遇到关于"恶"的本质的问题的讨论,他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研究课题,于是开始了自己的研究。接着,他讲述了古典理论的一个实例,即柏拉图的灵魂模型,其中将灵魂比作人、狮子和多头巨兽组成的复合体,"人"是灵魂中理性因素的化身,"狮子"和"多头巨兽"这两种动物分别代表的是属于非理性部分的激情和欲望。通过这个模型的提出,柏拉图试图说明当人处于"非理性"状态的时候,灵魂就会陷入"非正义"的状态之中。而后的怀疑主义者蒙田则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提出作为终极之恶的残忍是受理性控制的,是来自于人的理性部分的。然后,陈雷介绍道,麦尔维尔将蒙田的这一主张通过作品《比利•巴德》展现了出来。麦尔维尔在这部作品中将水手比利﹒巴德比作是"自然之子",他从商船"人权号"被强征到"战力号"上服役。但是他却被纠察长克莱加特处处刁难,被撺掇卷入哗变阴谋,但是未果,却又造克莱加特的直接诬告。作为船长的威尔让两个人当面对质,比利觉得无故蒙冤,一怒之下失手将克莱加特打死。于是,船长召集船上临时法庭,判处比利死刑。麦尔维尔把克莱加特比作是"败坏的理性",威尔船长则是"好的理性"的化身。通过这部作品,麦尔维尔试图揭示了,"恶"源于灵魂内部败坏的理性对"自然"的虐待和滥用,但是为了维护等级秩序,好的理性却把理性自身的罪过转移到了自然的头上。最终,深受蒙田影响的麦尔维尔也论证了跟古典哲学完全相反的理论,即人类终极之恶的"残忍"是受理性控制的。
通过这场讲座,在场的人看到了陈雷博士看待问题独特的视角。他善于从自己的研究领域发现新的问题,为大家做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鉴。
外国语学院研究生会 苏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