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日下午,由上海大学研究生工团委和研究生联合会主办、文学院研究生会承办的第十届研究生学术节"学术华彩"研究生讲坛的第13场特色讲座——《全球毒情与中国禁毒战略》在上海大学新校区A602举办,该讲座由中国著名禁毒研究专家、北京社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张西教授主讲,文学院历史系张勇安副院长主持,多位历史系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张西教授近年来主要从事"全球毒情与中国禁毒战略"的研究项目,并多次通过实地调研,得出许多权威性的考察数据。她用生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对这一科研项目的研究深度,先后介绍了世界主要毒源地的分布、化学合成毒品的问世及二战军需品、冰毒的意外出现及在全球的滥用、霍夫曼与LSD、舒尔金与MDMA(即摇头丸)以及禁毒立法历程和禁烟模式等主要内容。在讲解过程中,她指出,当今全球主要有金三角、金新月(阿富汗地区)、银(白)三角(南美)、贝卡谷地(北非)、黑三角(中南非)、朝鲜地区等八个毒源地。各主要毒源地的反政府武装势力的急剧增长,对该国及周边地区的社会稳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同时,张教授还通过研究数据来表明,俄罗斯每年的海洛因消费排世界第一位。而在中国,35岁以下吸毒人数已达到178万(2011年数据)。富二代、初高中生以及农村留守少年近年来逐渐成为吸食毒品人群的新动向。毒品蔓延现象十分严重。此外,张教授还阐述了我国毒品滥用主要具有传统毒品稳中有升、合成毒品快速增长、2005-2010年吸毒人数逐年增加的特点。而在少数民族中,维吾尔族和回族民众吸食毒品现象也非常明显。
在师生互动环节,场面气氛热烈。在场的师生对"全球毒情与中国禁毒战略"这一研究主题颇感兴趣,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讨论性的问题。例如问及张教授是如何通过考察得出众多数据,以及边境地区贩毒现象的具体特点等等。对于他们提出的问题,张教授都一一做了详细解答。同时,张勇安副院长也提出,应将关注资料文献与田野调查并重,21世纪是毒品战的"新百年战争",这场战争很难获胜,各国政府应促进国际联合和加大打击力度。最后,张西教授的精彩讲解得到了在座师生的一致好评,"全球毒情与中国禁毒战略"研究讲座也在踊跃的讨论气氛中圆满结束。
历史系 蒋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