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文学院学术节“泮池言学”系列讲座第四讲:从细读经典到反思写作

创建时间:  2012/12/12  李娜   浏览次数:   返回

12月6号晚上6点30分,上海大学本部A602迎来了文学院学术节"泮池言学"系列讲座的第四讲:从细读经典到反思写作。主讲人现当代文学博士研究生徐洪军学长与大家分享了自己一个月以来的读书体会和对论文写作的反思。
徐洪军学长从阅读和写作两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看法。首先徐洪军学长指出了阅读和写作的联系,研究生对阅读的要求很细,要多读理论,才能写出理论深度和理论内涵。针对当前研究生知识体系陈旧、没有思想的情况,徐洪军学长认为哲学、历史和文学三方面的阅读一样也不能少,从学习文学的角度出发,强调了阅读哲学和历史的重要性。
紧接着,徐洪军学长提出了几点阅读的建议。一是要看作品的题目,以《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一书为例,从题目中的"/"入手,思考革命和叙述的关系。在这个例子中,"/"代表的是并置,而不是二元对立,意即作者采用的是外部研究的方法,而不是内部研究的方法;二是要看目录,从目录中可以初步了解作者的思路、理论机构和知识谱系;三是看章节标题,想想如果是自己的话会怎么写,来对比作者的思路。
最后,徐洪军学长谈到了如何撰写学术论文,指出写论文不是写讲稿,写主线的同时衍生出辅线,可以体现出思想的丰富和复杂。写论文首先要列出提纲,把问题复杂化,把主题分解,但又不能让提纲限制思考。以此为基础,徐洪军学长也给出了几点建议:1、要有理论深度,要理论化;2、运用专业术语;3、引用他人的理论时不能掩盖自己的思考;4、要善于发现细节,不同的理论视角能发现不同的细节;5、在对某个概念进行界定时,要考虑提出问题在前还是界定概念在前;6、确定题目时,有一些模式,如以对象为题目,以结论为题目,关系式的题目,问题式的题目,思路式的题目等等。
期间,徐洪军学长还和在座的硕士研究生讨论了从上往下的逻辑推演和从下往上的总结归纳两种写法,使大家获益良多。经过1个多小时的交流探讨,讲座在浓浓的学术氛围中结束了。
文学院研究生会 严啸

上一条:文学院学术节“泮池言学”系列讲座第五讲:从庄子寓言看庄子的认真与游世

下一条:环化学院首届“走近纳米科学”研究生讲坛成功举行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