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文学院学术节“泮池言学”系列讲座第五讲:从庄子寓言看庄子的认真与游世

创建时间:  2012/12/12  李娜   浏览次数:   返回

12月10日晚上6点30分,文学院学术节"泮池言学"系列讲座的第五讲在A602会议室如期举行。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桂桂为大家带来了题为《从庄子寓言看庄子的认真与游世》的精彩讲座。
一开始,桂桂就开门见山地提出了关乎讲座主题的三个问题:1.要有一颗什么样的心;2.要抱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3.自己被什么所左右。这三个问题对于每个人都见仁见智,因此桂桂学姐现身说法,通过自己的经历,向大家阐释这三个问题。首先,要有一颗谦卑的心。桂桂本科主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旅游名城考导游证和工作的过程中受尽了冷嘲热讽,背负了巨大的压力,于是再度选择进入高校,攻读硕士学位。之后的一段时间,学姐认为读理工科的学生既不读历史,又不读哲学,视野狭窄。其实,这些想法都源自自身心态的失衡。从专业的歧视到庄子寓言中的"小大之变",学姐结合《逍遥游》和《秋水篇》等例子,告诫同学们要有一颗谦卑的心,不要有一颗嘲讽的心。
第二,"无用之用"。桂桂以秦观的促狭和苏轼的豁达为例,从侧面阐释庄子的"无用之用",即命运无法改变,但可以改变面对命运的态度。
第三,不被外物所左右。世界上的大多数宗教,都在客观上存在一个神,人们都要依赖于这个神,只有佛家禅宗认为人要依赖的只有自己。这一点与庄子的主张不谋而合,庄子强调人心,主张人不能被一些标准、规则所束缚。
这三个问题层层递进,直指本次讲座的主题,庄子的认真与游世。桂桂认为,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动荡而思想繁荣的时代,诸子百家都希望自家主张能够成为治世之道,如儒家的礼乐,法家的严刑峻法,墨家的现实主义经验等等,但不外乎政治。诸侯好治,遂定下一条条标准和规则,庄子恰恰看透了这浮躁的时代和禁锢的社会,坚持不依靠政治,而靠人心治世,才会追求绝对的自由,才有了一般人认为的、从他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洒脱和飘逸。但其实,正是庄子的认真,才有了庄子的游世。
最后,桂桂要求在座的同学们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受外物影响,指出只有当头棒喝才能醍醐灌顶,只有经历苦难才能摆脱苦难。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
文学院研究生会 严啸

上一条:文学院学术节“泮池言学”系列讲座第四讲:从细读经典到反思写作

下一条:环化学院首届“走近纳米科学”研究生讲坛成功举行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