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下午三点,上海大学理学院研究生会承办的上海大学研究生学术品牌"泮池言学"研究生系列学术论坛第五讲在G309顺利召开。本次讲座由国家奖学金候选人数学系博士生邹都同学担任主讲。
本次讲座开始就发生了一点小插曲,由于设备原因,之前做好的ppt无法播放.于是邹都同学就地取材,借助一块小黑板开始了他的演讲,惹得台下的同学忍俊不禁。但这小小的插曲丝毫没有影响邹都学长的热情,拿起粉笔,洋洋洒洒的开始了他的演讲。邹都学长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感染了现场的所有同学,借助生动的比喻,把枯燥难懂的数学概念变得鲜活有趣,台下的听众更是听得津津有味。他以严谨求实的态度向同学们清晰地阐述了"关于Orlicz—John椭球体"这一课题。演讲时条理清晰,肢体语言很丰富,粉笔敲打黑板的声音更是潜移默化的使在场同学进入"状态"。在场的同学们也积极互动,有不清楚的地方就积极提问,思想的碰撞产生火花,现场讨论气氛非常活跃。
这一场的演讲已是我院"泮池"系列的第五讲,作为活动的主要负责人,我进一步体会到本次系列活动的真正用意所在。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在在科研的道路上既需要坚持不断的学习,更需要不断地创新。正所谓什么样的土壤培育什么样的花朵,唯有在拥有浓厚学术氛围的土壤中,才能结出学术上的累累成果。
理学院研究生会 孔鲲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