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8日上午9:30,美术学院邀请古琉璃收藏专家牧之先生主讲的"中国早期琉璃"讲座,在美院209工作室顺利举行。此次讲座由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上海大学研究生院、上海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会承办。
学术主持邵捷老师介绍道:牧之先生是中国琉璃网创始人,文玩圈内知名琉璃鉴赏、收藏家;2005年前后他筹建中国琉璃网时,考虑更多的是当代琉璃;网站上线后陆续有藏家咨询古琉璃的收藏状况,牧之才开始较为系统地学习和收藏古琉璃;由于是国画专业出身,对古代工艺美术已经有了全面的了解,牧之很快成为圈内的专家级人物。
本次讲座中,牧之老师以年代特征为基点,详细解说了中国琉璃的发展史和审美演变。中国历史早期以琉璃指玻璃,宋代后逐渐以"玻璃"代称。牧之老师认为古代玻璃的出现是为了仿玉,这种风气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玻璃史。中国古代每一个时期的玻璃都有其独特的形式美感,中国虽非玻璃的发祥地,但有独立的起源、配方,存在大量特有的玻璃制品,如璧、剑饰、耳杯、印章等。牧之老师在讲座过程中,将他收藏各个时代的古琉璃藏品作为教学标准器,用对比和联系的方式,给每位在座的同学上了一堂印象深刻而意义匪浅的古琉璃鉴藏课。
此次讲座作为上海大学"泮池言学"系列讲座之一,"中国早期琉璃"将鉴藏家与学院学习相联系和互动,并以实物教学的方式让美院学子们深刻体会到牧之对琉璃的热爱和追求,也让大家在认识和了解古琉璃同时又学会如何去发现美、创造美。
美术学院研究生会——高倩/文 孙彬/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