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关于开展2025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的通知

创建时间:  2025/09/22  王明歌   浏览次数:   返回


   

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全链条培养过程的重要一环,是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环节。为引导研究生新生厚植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学校决定面向全体2025级研究生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教育主题

锚定时代坐标,矢志卓越创新

二、时间安排

2025年9月-10月

三、教育内容

(一)理想信念教育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要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依托研究生党团班组织深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校史校情教育等活动,用好“红色学讲团”系列线上课程,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将爱国情、报国志转化为自觉行动,使广大新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学术导航教育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需围绕学科发展历史、教学科研团队、科研平台、标志性成果、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就业前景等方面组织开展专题报告,在入学之际增强研究生对所在学科专业的认同感;通过组织学习“怎样当好一名研究生”等入学教育系列线上讲座,开展弘扬科学家精神、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等专题教育,引导研究生学习科学家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的精神,激发创新创造热情。

(三)生涯规划教育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要结合研究生新生思想、生活、学习特点和成长规律,开展研究生新生学业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过座谈分享、校友交流等方式为新生提供师长、朋辈、典范对话的平台,引导新生制定个人学习的学期目标和阶段目标,培养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意识,明确职业发展方向,科学制定生涯规划。

(四)安全护航教育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多措并举开展新生国家安全教育、法治教育和纪律教育、安全意识教育、防诈教育、廉洁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在入学之际通过学习校纪校规,不断强化纪律意识,引导新生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和水平,谨防各类诈骗;激励广大研究生严以律己、永葆廉洁本色,平安顺利悦享研途。


四、教育形式

(一)上好一堂“新生开学第一课”

学校层面,将于9月下旬邀请校领导主讲2025秋季学期“开学第一课”,为全校新生讲授入学思政大课,在入学之际砥砺新生树立远大理想、矢志科技报国、担当强国重任。学院层面,要邀请本单位党政主要领导、杰出校友通过上党课、作报告等方式,面向新生上好“开学第一课”,激励广大新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请各学院及时反馈开展情况、特色经验及3-5张高清照片,于9月30日前报送至研工部邮箱ygb@oa.shu.edu.cn,邮件命名为“XX 学院新生开学第一课

(二)开展一场“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主题班会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围绕前沿科技理论、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等主题组织策划新生主题班会。邀请学院教授、班主任结合学科前沿,开展“泮池研学·名师讲堂”系列讲座,指导新生科研入门与方法通过案例剖析和诚信承诺强化学术规范意识培育“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

(三)开展一场“科学家精神”征文活动

面向2025研究生新生开展“科学家精神”主题征文活动,鼓励新生结合科研领域榜样事迹、科技前沿伟大创新,书写学习感悟,深度领会“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内涵。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广泛动员,引导新生端正科研态度、恪守学术道德,夯实学术基础、激发创新潜能,将科学家精神融入科研起步阶段,为学术道路立稳精神坐标。

请各学院择优报送征文不少于5篇,于10月20日前报送至研工部邮箱ygb@oa.shu.edu.cn,邮件命名为“XX 学院科学家精神征文”。

(四)开展一场以“创新实践”为主题的朋辈分享会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在9月围绕面向新生组织开展“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研究生”专题讲座,邀请“研究生年度人物”、“校长奖学金”、“科创先行者”、“实践梦想家”等优秀研究生朋辈榜样,为研究生新生交流分享学术研究与创新实践的思路、方法、路径,开展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宣传与指导。

(五)开展一次全覆盖的新生思想状况摸底调研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组织新生开展一次全覆盖的新生思想状况摸底调研,并在9-10月深入新生群体,通过走访寝室、实验室,开展班级分组讨论、新生座谈、个别谈心、随机访谈等方式,全面了解新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心理、未来规划等各方面情况,围绕学生关心的重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沟通交流和教育引导。

(六)开展一次“职引未来”新生生涯规划课堂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在秋季学期开展研究生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通过主题班会、新生导师见面会、专题讲座、座谈分享、校友交流等方式,联动导师、班主任等帮助同学尽快掌握本学科发展情况,为新生提供师长、朋辈、榜样对话的平台,引导新生制定科学的研究生阶段培养计划,培育自我认知与职业认知能力,明确职业方向,自觉将个人规划与社会需求、国家战略结合,胸怀“国之大者”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

(七)组织一系列“安心研途”安全主题教育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及时构建好安全稳定三级网络,加强校纪校规学习,采用辅导员、班主任领学、小组研讨等方式解读管理规定,筑牢规矩意识;重点围绕实验室安全、社区安全生命健康、保密意识、金融诈骗开展安全教育系列讲座,增强研究生安全防范意识与应急处理能力。

请各学院及时反馈教育情况、特色经验及3-5张高清照片,于10月20日前报送至研工部邮箱ygb@oa.shu.edu.cn,邮件命名为“XX 学院2025级新生安全教育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需高度重视,领导班子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导师、班主任、专兼职研究生辅导员、学生骨干等多支队伍的协同育人作用,分类指导、分工协作,学院领导等要主动深入到新生宿舍、班级,及时关注新生的思想动态,确保各项入学教育安全有序开展。

(二)创新工作方式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应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创新开展入学教育工作,采用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工作载体,开展学生喜闻乐见、寓教于学、寓教于乐的入学教育活动。

(三)注重宣传推广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做好宣传组织工作,充分调动学院领导班子、研究生导师、研究生班主任、优秀校友、学生朋辈骨干参与入学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运用各种宣传载体,发挥好新媒体平台阵地的作用,加强宣传报道,营造青春昂扬的研途氛围。




上海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2025年922



上一条:凝“新”赋能,聚力启程!新任研究生辅导员培训班圆满结束!

下一条:迎新筹备“加速跑”!研工系统召开研究生迎新协调部署会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